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鲁瑞林接到任务,前往大凉山一带剿灭当地的土匪。这些土匪已经在这里盘踞多年,解放军的到来迅速使得这些土匪纷纷束手就擒,纷纷投降。
解放军在攻占土匪的营寨时,发现了许多被土匪抓走的“奴隶”,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大凉山的普通百姓,他们曾被土匪掠走,生活在极度痛苦和困苦的境地。鲁瑞林亲自接见了这些“奴隶”,见到他们时,个个面容憔悴,骨瘦如柴,眼神呆滞,身上还有不少被鞭打的疤痕。看着这些苦难的百姓,鲁瑞林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慨。
大凉山是彝族的聚集地,鲁瑞林尝试与这些“奴隶”沟通,但由于语言不通,双方的交流困难重重。正当他为如何与他们建立联系而苦恼时,突然听到一个声音:“我会说普通话!我可以为你们做翻译!”一个独眼的老汉从人群中走了出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。
“辛苦你了,老乡。你叫什么名字?”鲁瑞林走上前与老汉攀谈。
展开剩余87%“帅仕高。”老汉简短地回答。
听到这个名字后,鲁瑞林愣了几秒钟,“你就是当年彭老总一直在寻找的帅仕高?你当年是否帮助红军渡过大渡河?”鲁瑞林的话语充满敬意。
帅仕高点了点头,确认了当年的事。鲁瑞林此时脑海中闪现出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场景,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。
帅仕高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,这一历史事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,但对底层人民的生活影响甚微。帅仕高的家乡在四川石棉地区,那里的地理环境十分闭塞,正如李白诗中所写: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。尽管生活贫困,帅仕高一家人过得平静而稳定,基本满足了温饱。
帅仕高从小在大渡河畔长大,水性极好,四五岁便能独自游泳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逐渐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,接过了父亲的船桨,成了一名摆渡人。他的船行穿梭于汹涌的大渡河,风雨无阻,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“船王”。但由于家境贫寒,帅仕高一直未婚。
1935年5月,红军成功渡过金沙江,突破了敌人构筑的封锁线。此时,红军面临严峻的形势,前有四川军阀的重重埋伏,后有敌人追击。为了突破封锁,刘伯承和聂荣臻带领先遣队赶到大渡河边,准备过河。然而,当地的反动派早已将所有船只和船夫集中在北岸,阻止红军渡河。
帅仕高与几位朋友心生不满,拒绝了北岸反动派的威胁。他们将自己的船交了上去,但自己却没有前往北岸。就在这时,红军找到帅仕高,希望他能帮助渡河。经过一番交流,帅仕高最终决定帮助红军。
当他驾着船驶向对岸时,敌人的枪炮纷纷向小船射击,炮弹在附近爆炸。突击队的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,用身体为帅仕高挡住了子弹。最终,红军成功占领了渡口,帅仕高与船夫们继续将红军队伍运送至北岸。
红军的英勇深深打动了帅仕高,他主动召集更多的船夫,帮助渡河。几天之内,他带领着当地百姓将七千多名红军安全送上北岸。
事后,红军指挥官彭德怀亲自将8块大洋交给了帅仕高,但帅仕高拒绝了这笔钱。“红军为的是百姓的幸福,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?”最终,彭德怀的坚持让帅仕高不得不收下。
红军渡过大渡河后,帅仕高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英雄。然而,对于帅仕高来说,最艰难的时光还在后头。蒋介石对红军的“渡河之恩”心生恼怒,开始处决参与此事的地方军官,并严密追查所有帮助红军的人。帅仕高因此遭受了残酷的迫害。
1936年10月,红军长征胜利结束。帅仕高却在四川遭遇了更大的打击。当地军阀秘密抓捕那些帮助红军的船夫,将他们残忍折磨,甚至逼迫至死。帅仕高得知自己被追捕后,匆忙逃入深山,开始了孤独的逃亡生涯。
在逃亡过程中,帅仕高的父母和家人被反动派逮捕,并遭受严刑拷打。最终,帅仕高的父亲因受不住折磨去世,母亲和兄弟姐妹则被长期关押。帅仕高得知这一消息后,悲痛欲绝,他只能隐匿于大山中,艰难求生。
最终,帅仕高来到大凉山一带,改名换姓,成为彝族部落的一名“奴隶”。在土司的家中,帅仕高过着屈辱的生活,每天帮土司干脏活累活,身心疲惫。生活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中,他的左眼因细菌感染而失明。岁月的艰辛和屈辱几乎将他彻底击垮。
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,国民党逐渐败退,很多残余势力与当地土司勾结,继续欺压百姓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决定加强西南地区的安定,多次派遣部队剿灭土匪和残余势力。
1952年,鲁瑞林被派往大凉山,负责剿匪工作。在解放军攻占土匪的营寨后,帅仕高得到了营救,重新得以脱离苦海。当鲁瑞林了解到帅仕高的历史后,立即安排他接受治疗,并为他购买了一套新衣服。
帅仕高得到了恢复的机会,并最终在新中国的帮助下过上了安定的生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结婚成家,过上了温暖的日子。虽然他曾在艰难的岁月中迷失过,但在新生活的照耀下,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
然而,岁月不饶人,到了1966年,帅仕高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。当地政府决定将他送往医院治疗。当时,彭德怀已调任西南地区工作,他决定亲自去探望帅仕高。
彭德怀走进医院,看见帅仕高身上的伤疤,心中百感交集。即便视力严重受损,帅仕高依然认出了彭德怀。“彭老总,你还记得我吗?当年你还给我8块大洋呢!”帅仕高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“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,”彭德怀紧紧握住帅仕高的手,感谢他曾为红军做出的伟大贡献。临走时,彭德怀把自己的三十块钱和香烟留给了帅仕高,希望他过得更好。
后来,许多开国将军如杨得志、杨成武等也相继前来探望帅仕高,感激他当年为红军所做的一切。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,帅仕高的身体恢复了些许,他也最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,度过了接下来的平静生活。
直到1995年年底,帅仕高安详去世。当地政府为他举办了追悼会,表彰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。
时光流转,九十年过去了。如今,安顺场已经被建设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依旧见证着这段英勇的历史。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,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历经风雨,正因为有无数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排排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